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吴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政府公报>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2-06-20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小 中 大
——2012年5月24日在吴川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吴川市市长 江 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它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和打造湛茂经济发展圈战略高地的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兴市、生态建市、商旅旺市、文化强市”四大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幸福吴川,全面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八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0.1亿元,增长13.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湛江市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4:42.6:4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9%。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73亿元,增长23.8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26%。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9.8亿元,增长27%;工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14.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20个,投资总额达6.9亿元;广东宝能石化、蓝海湾生态能源芳构化、湛江凯庆进口废钢配送中心等一批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市。实际利用外资255万美元,增长155%。成功举办2011中国(吴川)首届月饼节暨经贸洽谈会,擦亮了“中国月饼之乡”品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完成增加值93.64亿元,增长16%,占GDP比重达72%,在湛江市民营经济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7.2亿元,增长7.7%。“一带五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并逐步得到巩固。连续三年获得湛江市粮食创高产活动奖励。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获得省财政竞争性扶持资金12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达2.3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8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4%,绿化率达到97%。畜产品质量和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3.38亿元,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亿元,增长19.2%。家电下乡累计零售额9813万元。外贸出口总额5016万美元,增长32.5%。全年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增长12%;旅游业总收入6.72亿元,增长1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9.8亿元和34.1亿元,分别增长18.1%和29.2%。
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4亿元,增长63%。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二期1490亩土地的清地工作,完成污水处理厂排污管道建设,入园项目建成投产4个,动工建设6个,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实现工业税收2030万元。羽绒产业基地完成首期工程,5家羽绒家纺企业正在抓紧建设。鞋业产业基地首期已有19家企业签约入园。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列入省“十二五”规划,正在抓紧立项报批工作,并与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备忘录。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累计完成投资4.33亿元,五星级会所近期将竣工营业。蓬吴线一期征地工作已完成,市区段的房屋拆迁基本完成,正在加快路面建设。蓬吴线二期(滨江路)正在抓紧推进征地拆迁扫尾工作。梅兰线路基全部贯通,部分路段已铺设单边水泥路面。黄坡海堤加固达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黄竹尾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建设,梅 水闸重建工程完成招投标,正在组织施工。22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积极配合做好茂湛铁路、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建设及粤西国际机场迁建选址规划工作。
三、宜居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加大市区环境整治力度,投入700多万元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全面清理拆除江心岛生态文化公园的违章建筑,并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新增绿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市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占地3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万和文化广场竣工投入使用。市青少年宫、博物馆加快建设。填海造地项目被纳入广东省重大涉海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三旧”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在湛江市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全年储备土地50万平方米。组织编制黄坡、吴阳、塘 三个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吴阳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加快。改造加固桥梁9座。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项目103个,里程153公里,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投入10.39亿元,增长35.75%,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3.61%。全社会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总额17051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8613元,增长18.8%。城镇新增就业7463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9957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7580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现全覆盖。完成9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达13万。建设廉租房119套5129平方米。改造农村贫困群众危房650户。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36条贫困村95.8%的贫困户和143条非贫困村90.6%的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年实施科技项目31个,转化科技成果13项。高考中考继续保持在湛江五县(市)的领先地位;吴川二中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0.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高。去年,我市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粤剧南派艺术”和“梅 头舞貔貅”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人木偶”和“瓦窑陶鼓”入选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农家书屋57家。基本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市疾控中心检验大楼完成主体工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行列。市供销社股金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推进,军地合作共建进一步加强。统计、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残联、妇女儿童、工会、宗教、人防、气象、市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六、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管和“一岗双责”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办理各类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38件,办复率100%。充分发挥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信访总量、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的全面下降。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涉稳案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创建平安村1264条,占自然村总数的72%。严厉打击走私活动,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和严打整治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吴川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优,转型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城市发展滞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城乡环境治理亟待加强。三是重点项目整体进展还比较缓慢,部分项目用地供而未用,推进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招商引资效果不够理想,“飞地”政策没有实质性突破,招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五是受财力限制,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群众在上学、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仍然较多,公务员与教师工资水平不高,增长不快。六是政府机关作风和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敢于担当意识不强、开拓创新锐气不足、破解难题办法不多、工作落实力度不够,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加速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吴川”为主题,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为首要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兴市、生态建市、商旅旺市、文化强市”四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产业、促集聚,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集中精力抓民生、促和谐,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推动吴川向“建设具有江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战略目标迈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9‰以内。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26.6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工业总产值33.24亿元,同比增长17.6%,农业总产值7.96亿元,同比增长5.9%。1—4月,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47亿元,同比增长35.1%;固定资产投资5.89亿元,同比增长5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8亿元,同比增长1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亿元,同比负增长9.1%。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不够理想,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挑战,敢于担当,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依托,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大产业大发展思路,突出“五大五新五特”的产业发展重点,集聚各类优势资源,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工业经济转型提升。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以增量提质为目标,做好产品、做响企业、做强产业,努力做大做优工业经济“蛋糕”。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一园六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中国月饼之乡”的品牌效应,促进羽绒、塑料鞋、食品、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发展。羽绒产业要以发展羽绒家纺为方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塑料鞋产业要注重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层次,形成新的产业优势。食品产业要尽快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培育措施,不断做大做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产业要抓住与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契机,举办国际性、高规格的绿色再生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年会,争取更多的国际组织和中国再生龙头企业关注吴川,在资金和项目上支持吴川,创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把吴川打造成为“中国绿色再生经济名市”。支持电力器材、家电、糖酒机械设备制造、网具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新海洋、新能源、新电子、新医药、新材料等“五新”产业领域,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现实基础,研究制定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培育发展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扶持壮大民营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对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推动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集聚,促其加快做大做强,形成以威立电力器材、金九饼业、粤凯机械、浩特电器为代表的一批主业突出、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群体,打造“企业航母”。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新增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以上。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撑,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推进标准化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年内新增一批国家名牌、省名牌产品,创建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
推进建筑业转制提升。始终坚持把建筑业作为吴川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创新发展思路,推动吴川建筑业做大做强。学习外地经验,加大扶持力度,力促粤西、建安、土木、五建、八建等建筑企业抓紧改制,提高竞争力。成立吴川市建筑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管理。筹划建设建工大厦,积极引导驻外建筑企业回家乡注册,发展总部经济,提高建筑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今年建筑业要完成产值60亿元以上,完成税收1.6亿元以上。着手组织申报“中国建筑之乡”,壮大建筑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推进旅游产业培育提升。科学整合我市江海交汇、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生态乡村等旅游资源,突出高端滨海旅游,着眼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编制吴川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努力把吴川建设成为国内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吉兆湾旅游度假区,推进“王村港—吉兆湾—金海岸—鉴江口”滨海旅游度假带建设,创建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区。并积极开辟“水乡田园”、“魅力乡村”、“人文古迹”等旅游线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湛江、海南旅游圈。加强本土特色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增加旅游营业收入,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新增长点。今年旅游业要实现总收入8亿元,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推进商贸服务业拓展提升。加快全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实施,优化城市商贸布局,提升传统服务业层级,发展新兴服务业。抓好星级宾馆建设,今年力争在市区规划建设1家五星级宾馆。扩大普通商品房有效供给,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整合铁路站点、高速路口以及产业园区等物流资源,切实做好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业态的规划、招商、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再生资源、汽车、家具、建材、水产品、农产品等物流园区或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改造升级现有农贸市场。实施进出口财政奖励政策,扩大羽绒、家用电器、塑料鞋、食品机械、农海产品等特色产品出口,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积极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大宗商品的出口提供优质服务,力促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优质稻、香蕉、甜玉米、无公害蔬菜、罗非鱼、对虾、生猪、种鸡等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推进黄坡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振文沙尾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坚持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带动,广泛运用良种良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实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抓好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和政策性水稻保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以及农产品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底前建成振文镇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工程。认真执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坚持“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思路,全力以赴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力争年内签约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动工建设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
突出抓好“一园六基地”建设。把“一园六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场,加强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切实把“一园六基地”建设成为县域重要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推进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年内完成园区二期“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动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引进项目10个以上,建成投产项目10个以上,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羽绒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抓好基地首期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入园5个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抓紧推出第二期土地招商,引进一批全国知名羽绒、家纺企业,推动我市羽绒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鞋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首期285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力争一批签约项目上半年动工建设。着手做好二期用地报批和征地工作。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抓紧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物流中心等的选址规划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建设。推进惠迪鞋业国际商城项目,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抓紧完成基地整体规划,尽快展开基地的土地清表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年内动工建设食品(月饼)展销市场。加快推进钢铁配套产业基地建设。抓好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规划调整,引进钢铁配套项目,把园区建设成为钢铁配套产业基地。此外,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在塘 镇规划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以蓝海湾生态能源芳构化项目为依托,在吴阳镇沙角旋建设临港石化产业基地,首期规划4000亩,要抓好立项申报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突出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业项目:抓紧落实广东宝能石化、蓝海湾生态能源芳构化等项目用地,争取尽快上马建设。加快推进海底和特种电缆生产、湛江凯庆进口废钢配送中心、广东骏美水产品加工、建诚管桩等项目建设,力促早日投产,发挥效益。加快推进佳业达节能环保玻璃深加工、湛江中艺彩印厂、东莞浩信管桩、湛江镁联电器塑料厂、燊徽铜杆厂、台湾泓信户外用品等一批落户产业转移园的工业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投产。交通项目:以交通设施为突破口,打好完善基础设施攻坚战。必须立下军令状,加快蓬吴线一期路面施工,加快梅兰线兰石镇至袂花江堤段7.3公里路面铺设,年内务必竣工通车;抓紧完成蓬吴线二期(滨江路)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建设;加快推进蓬吴线三期、吴川火车站进站公路、梅王线、吴川一城大桥的规划、设计、立项、征地等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建设;启动黄坡港搬迁项目,抓紧做好港口选址及前期工作;跟踪落实吴阳秧义至沙角旋15公里施工便道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积极配合做好吴川至廉江高速公路、茂湛铁路、粤西国际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水利项目:抓好城市防洪工程BT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竹尾水闸改建工程,年内完成工程量70%。尽快动工建设梅 水闸拆除重建工程,年内完成工程量60%。抓紧做好鉴江、袂花江河道堤防加固、高岭拦河坝重建、吴阳拦河坝重建、吴阳海堤达标加固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快上马建设。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项目建设,打造粤西旅游新名片;今年8月底前完成五星级会所和景区连接325国道的主干道路建设;近期动工建设五星级酒店、海上乐园、巴厘岛风情小镇等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推进塘 丽山旅游景区建设,启动建设鉴江佛教民俗文化苑,规划建设沙角旋旅游小镇,丰富旅游内涵。
突出抓好招商融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充分发挥12个招商分队的作用,加快引进一批项目,壮大经济总量。尤其要注意吸引外资,解决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资存量不足问题。依托“一园六基地”,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贯彻实施好招商引资“飞地”政策,落实“谁招商、谁受益”,充分调动镇(街)招商积极性。下达今年各部门、各镇(街)以及各个招商分队招商引资任务,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个个有招商任务,镇镇有项目落户。精心组织参与各类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吴川。认真筹办好今年第二届中国月饼节。切实抓好我市招商融资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我市在湛江市招商融资“三讲三评”活动中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回归工程”,进一步完善招商融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准入条件、放开投资领域,鼓励和欢迎外出民营企业家带着资金、带着项目、带着感情回乡投资创业。
三、以建设“三宜”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功能
坚持“东扩、南移、西连、北拓”城市发展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市政投入,强化城市规划和经营管理,努力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把吴川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富有江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加强城市建设。年内重点抓好“五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变城市面貌。抓好填海造地工程。充分发挥吴川濒临南海的资源优势,结合河口、渔港治理,围填海造地33平方公里,打造滨海新城区及临海工业区、旅游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年内跟踪落实国家核准海洋功能区划,着手编制用海规划,采取BT模式公开招投标确定投资建设主体,争取年内动工建设。抓好市政建设工程。抓紧建设青少年宫、博物馆,力争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建设综合性体育馆。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隔海河两岸旧城改造和工业品市场改建等“三旧”改造项目,打造新的城市功能区。抓好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以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坚决打好城乡清洁攻坚战,力争年内城乡环境有根本性的转变。着力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建立完善城乡清洁工程的管理和奖惩机制,对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环保村庄给予奖励。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紧建设市区污水处理厂三期管网工程,动工建设市垃圾处理场,规划建设镇(街)垃圾中转站。抓好市区畅通工程。加快市区交通路网和停车场规划建设,重点打通东风路城建小学至人民东路路段,铺设建兴路,动工建设海滨一路,完成沿江路整治工程和沿塘路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市区道路建设,逐步改造市区地下排水系统,解决雨天“水浸街”问题。进一步完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设施,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切实解决市区主干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抓好绿化亮化工程。推进城市绿化工程,抓好325国道和高速公路吴川路段、蓬吴线、水口渡桥至振文镇等交通干线的绿化建设,继续完善江心岛、市区重点部位和重要节点绿化,新建一批小公园小绿地。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完成江心岛、325国道塘尾至黄坡段、蓬吴线新建路段、水口渡桥至振文沙美路段的亮化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按照建设具有江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定位,年内抓紧完成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及“三江六岸”沿江城市景观带等各项专业规划。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行城管镇长(主任)责任制,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形成以镇(街)为主体、职能部门为保障、社区为基础、市民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乱堆放、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张贴、乱丢扔“六乱”现象,清理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点,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严厉查处和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清理回收闲置建设用地。出台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增强土地供给调控力。充分发挥市土地储备中心及基础投资公司融资功能,注重有效利用土地、滩涂、岸线等资源,鼓励采用BT、BO、BOT、独资、合作等形式,促进资源变成资本。年内新增红线土地储备2000亩、实物储备5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收益3亿元以上。
加强生态保护。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抓好植树造林工作,构建沿海、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和防护林带。大力推进20公里的农村绿道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按照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标准审核项目用地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综合监测与保护,严厉打击河道、库床非法采砂、取水等行为。深化海洋生态保护,强化城市水体治污,完成小东江流域污染整治和隔海河整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禁止有毒有害和污染大的废旧物资进入我市,坚决查处焚烧固体废物行为,坚决关闭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税收低”的企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从严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年度能耗下降与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加强镇村建设。科学规划城镇功能定位,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推进中心镇建设,全面落实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尽快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完成市域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和整治,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和岭南新民居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卫生村20条。继续抓好横跨黄坡、塘 、振文三个镇、500多条村庄、面积20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吴阳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
四、以保障民生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努力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感受更多的公平正义,体验更多的和谐幸福。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吴川,必须突出改善民生。完善各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就业培训、援助和服务。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好物价调控工作,维护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尤其要确保重要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全力推进医改工作,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上半年动工建设市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全市公务员津贴标准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公务员有计划带薪休假制度。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实现三年脱贫目标。
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评比活动。把握文化发展新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三馆一站”等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年内达标。以荣获“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吴川民间艺术和粤剧南派艺术传承基地,推动飘色、泥塑、陶鼓等民间艺术以及粤剧南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擦亮吴川“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制订出台《吴川市2011—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规范化学校建设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抓紧完成教育城整体规划,争取年内动工建设,2014年完成首期工程;出台实施《吴川市创建教育强市实施方案》,年内创建梅 、兰石两个教育强镇;建设市区幼儿园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和村级幼儿园20所;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抓紧综合性体育馆及省皮划艇和赛艇训练比赛基地建设,改造江心岛体育中心足球比赛场地,确保省十四届运动会前投入使用。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巩固“省优”成果,为早日进入“国优”管理行列打好基础。切实抓好编制、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地震、人防、老区、粮食、供销社、气象、市志、社会科学和妇女儿童等工作。
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管理工作机构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抓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深化大调解机制建设,努力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抓好应急指挥平台网络和应急疏散避护场所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活动,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严格依法依规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继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严厉打击涉黑、涉枪、涉毒、涉赌和“两抢一盗”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群众安居乐业。
着力抓好十件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3000人,新增转移就业20000人;建设镇(街)公共就业保障服务平台15个;加快40所中小学规范化建设;投入2300万元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改薄项目;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80公里;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240平方米;改造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300户;完成7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吉兆湾地震监测台,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五、以整治机关作风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清廉从政,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致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效能建设,打造高效政府。全面开展“机关作风整治年”活动,大力倡导“五荣五耻”创业观,坚决问责办事拖拉、执行落实不力行为。强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加大治懒治庸力度,营造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工作氛围。实施“三诺”制、限时办结制、定期反馈制和督办通报制,构建层级之间、岗位之间的责任链条,确保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围绕全力以赴上项目、全民动员抓招商、全心全意帮企业的要求,着力改善政务环境,让投资者放胆投资、放手创业、放心发展。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精简各类审批事项,清理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大型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努力为投资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
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评估制度,规范政府部门行政运行机制。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工商联、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政务公开,建好政府网站,全面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效能。
坚持清廉从政,打造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约束,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行为,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机制。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吴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坚韧不拨的意志、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气、勤政务实的作风,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共同开创吴川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会秘书处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名 词 解 释
一带五区(《报告》第2页):鉴江下游(振文、长岐)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带、黄坡枚陈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振文沙尾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浅水南亚热带花卉生产园区、覃巴农业生态休闲度假区、吴阳农业生态休闲度假区。
“三旧”改造(《报告》第4页):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
扶贫开发“双到”(《报告》第4页):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六五”普法(《报告》第5页、21页):在全国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五大五新五特”产业(《报告》第8页):即大钢铁、大石化、大浆纸、大旅游、大物流等“五大”产业;新海洋、新能源、新电子、新医药、新材料等“五新”产业;特色农业、特色家具、特色家电、特色食品、特色文化等“五特”产业。
“城市矿产”(《报告》第9页):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
“六通一平”(《报告》第12页):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BT、BO、BOT(《报告》第13页、15页、16页):BT即“建设——移交”模式,BO即“建设——运营”模式,BOT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
招商融资“三讲三评”(《报告》第14页):即讲规划、讲思路、讲办法,评园区、评环境、评效果。
“三馆一站”(《报告》第18页):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
“三打两建”(《报告》第19页):即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
“两抢一盗”(《报告》第19页):指抢劫、抢夺和盗窃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
五荣五耻(《报告》第20页):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提出作风建设的要求,以敢于担当为荣,以不负责任为耻;以苦干实干为荣,以怕苦畏难为耻;以雷厉风行为荣,以办事拖拉为耻;以协作配合为荣,以推诿扯皮为耻;以善于创新为荣,以墨守成规为耻。
三诺(《报告》第20页):年初承诺,年内履诺,年末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