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吴川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政府公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4-06-1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2014年3月11日在吴川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吴川市市长    全可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团结实干,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着力加快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175.87亿元,增长15.5%,增速排湛江十县(市、区)第三、五县(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84亿元,增长30.6%,增速排湛江十县(市、区)第三、五县(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05.6亿元,增长81.8%,增速排湛江十县(市、区)第三、五县(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亿元,增长14.6%,增速排湛江十县(市、区)第六、五县(市)第三。外贸出口总额1.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8万美元,分别增长93.4%和20.46倍,增速均居湛江十县(市、区)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3亿元,增长15.5%,增速排湛江十县(市、区)第七、五县(市)第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5.3亿元,贷款余额47.9亿元,分别增长17.5%和17.9%。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1225元,增长12.6%。

着力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增添新后劲。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18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9家。“一园六基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期“七通一平”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入园项目16个,累计完成产值20.3亿元;粤西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海关监管场所建成,二期再生原料物流中心正在抓紧建设;食品产业基地完成首期8万平方米土地回收确权和项目规划。海底电缆、浩信管桩、凯庆废钢配送中心、惠迪物流、宝能润滑油等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投产。我市在湛江市工业园区、招商融资“三讲三评”考核工作中获得三等奖。“吴川月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筑业产值76亿元,增长43%。服务业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73.51亿元,增长13.6%。规划建设1331公顷的省级滨海旅游集聚区,其中,吉兆湾鼎龙国际海洋生态度假中心大型体育运动场、五星级会所竣工营业,景区连接325国道5公里主干道路建成使用,二期基础设施全面启动,高级商住区正在抓紧建设。全年接待游客18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分别增长13.2%和19.6%。农业稳健发展。农业增加值25.43亿元,增长6.1%。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耕地流转面积7.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5家。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禽畜出栏量和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着力扩容提质,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启动城市扩容提质17大项目。市区海滨一路、沿江路、人民路东西出口、梅水闸桥以及蓬吴线一期龙首段、浅石线、茂湛铁路吴川段建成通车;完成袂花江大桥加固维修工程;滨江路、滨海路、火车站进站公路、大王线等一批主要交通干线正在抓紧前期工作,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三旧”改造,新增改造面积157.17亩。建成万和城、沿江半岛、碧海园等商住小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海滨新城首期11平方公里填海造地项目近期将向社会公开招标,城东新区中2500亩的教育城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综合性体育馆已完成规划、设计、征地等工作。开展市区“六乱”和城乡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道路整洁,交通畅顺。

着力整治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亮点。积极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成老鸦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15个镇(街)垃圾转运站、1355条自然村垃圾收集点,100多条自然村建起了污水处理池。实施绿化工程,完成海滨一路、解放路、创业路、水口渡桥到振文路段绿化改造,推进“万村绿”和林业生态示范村建设。植树造林5000亩,森林覆盖率25.9%。实施亮化工程,安装渔港路、蓬吴线一期路段路灯,完成解放路、海港大道灯饰改造。开展“两违”清理,查处违章建筑435宗,违法用地2312宗。新农村建设凸显新亮点,我市被评为魅力新农村全国十佳县(市)。

着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民生保障有效加强。全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18.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1.6%。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成保障房300套面积9450平方米,完成275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和239户农村危房户的改造建设任务,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改薄工作,建成7个文化站和54间村级文化室,解决农村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硬底化126公里。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全面启动。“8.15”洪灾冲毁的江河堤段全部修复,86户全倒户全部搬进新居。国企特困职工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实施科技项目49项,授权专利80件。博铺、梅、兰石、王村港成功创建教育强镇。146所中小学被评为规范化学校,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81%。成功举办中国(吴川)第三届月饼文化节和吴川市第二届粤剧文化艺术节,提升了吴川文化对外影响力。市博物馆竣工使用,实现了吴川人民期盼已久的愿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先进县(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口和计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市荣获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两网”建设考核一等奖。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取得“7·15”、“8·15”抗洪抢险全面胜利。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继续推进,军地合作共建进一步加强。环保、统计、物价、工商、外事、侨务、打私、残联、殡改、妇女儿童、工会、民族宗教、人防、气象、市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机关作风,精简压缩审批环节和事项,取消行政审批190项,转移10项,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管,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网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政府廉政建设上新水平。全年办理各类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5件,办复率100%。集中开展“两清两禁、化解信访积案、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调处、农村基层组织和财务问题整治、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化解办结了一批纠纷积案,依法打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化解一批信访维稳问题苗头,实现了越级上访量、重复上访量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我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共吴川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吴川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园区和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较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机关作风和投资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确保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湛江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好工业项目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容提质“三大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办好民生实事,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建设具有江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2.6%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7%。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突出园区引领,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

把工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大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两手抓,着力夯实平台、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创优环境,巩固提升工业主导地位。

全力推进“一园六基地”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抓紧完成二期插花地征收和二期土地清表工作,推进“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动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年内完成70%工程量。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企业进园、项目落地、快速建设。加快国联水产有限公司总部、浩信管桩二期、威立铜杆厂、燊徽铜杆厂、弘信户外用品、彩印厂、云丰机械厂等12个项目建设,完成工业产值20亿元、税收6000万元。羽绒产业基地:首期5个羽绒项目年内全面建成投产,完成二期原机场128亩和原GPS厂140亩土地的确权手续,搞好规划,推出招商,并引进4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税收3000万元。鞋业产业基地:抓好首期258亩土地开发建设,年内6个入园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大甬扁与鱼苗场1000多亩土地征地工作,引进第二期项目入园。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海关监管区包括车检场、再生资源查验场建成运作。物流园片区上半年完成征地,下半年动工建设,TGB线路板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食品产业基地:理顺首期8万平方米用地手续,并引进3个以上项目动工建设;完成二期规划立项,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钢铁配套产业基地和临港石化产业基地要抓紧做好规划工作,以承接湛江钢铁石化项目下游产业。

着力加快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18个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海底电缆项目上半年落实高压电缆车间建设用地,下半年动工建设。宝能润滑油、凯庆废钢配送中心、贸盛生物柴油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建诚管桩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国电能源项目力争取得省发改委核准并开展前期工作。

致力发展主导产业。吴川传统产业有基础,有特色。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力促羽绒、塑料鞋、食品(月饼)、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建筑业五大传统产业以年均30%以上增长速度发展,逐步成长为我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坚持抓园区,促集聚。加快“一园六基地”建设,促进羽绒、塑料鞋、食品(月饼)、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四大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企业在布局上集中、生产上配套、销售上联合、技术上协作。坚持抓整合,促规模。加快推进建筑业改制提升,抓紧制定出台改制实施方案,上半年基本完成粤西、建安两家一级建筑企业改制任务;整合建筑业优质资源,组建建工集团,打造建筑企业“航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驻外建筑企业回吴川注册,开展业务,发展总部经济;抓紧申报“中国建筑装饰之乡”、“中国建筑之乡”。坚持抓技改,促效益。支持羽绒、食品(月饼)产业通过品牌建设、营销拓展、创意设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塑料鞋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加强产品研发,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坚持本土培育与对外招商并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节能环保四大领域,着力培育新兴主导产业。

努力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倾斜,在项目申报、土地供应、融资贷款等方面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8家以上。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带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精品名牌,力争创建一批名牌产品、著名商标。

——突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围绕建设“三宜”城市目标,立足滨江临海特色定位,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升品位”的思路,以交通建设、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为重点,全力推进一批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抓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并严格实施规划管理。按照“东扩、南移、西连、北拓”城市发展战略,年内重点抓好东面以教育城、体育馆为依托,规划建设9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南面利用鉴江塘尾分洪河出海口和博茂减洪河出海口之间的浅海滩,通过实施首期11平方公里填海造地项目,着力打造海滨新城,推动市区向南拓展。

抓交通,增强发展承载力。举全市之力,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努力破解制约吴川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抓紧建设三大交通主干公路:蓬吴线二期(滨江路)、蓬吴线三期在2015年春节前竣工通车。启动大王线公路建设,2015年春节前大王线公路滨海路段(大山江桥至官衙)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梅兰线公路。规划建设三大连接干线:市区连接火车站公路要尽快完成征地及招投标工作,抓紧动工建设,年内务必竣工通车。抓好市区连接机场快速干线公路和市区连接湛江市区的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推动对外交通快速化。加快建设市区“一桥六路”:启动江心岛花桥项目。完成沿江路、新建路、东风路、敏宁路、克平路、海滨二路改造建设和路灯安装。此外,积极配合做好湛江国际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启动黄坡港迁建,改造升级博茂渔港。

抓扩容,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开发。重点抓好教育城、体育馆建设,动工建设教育城吴川一中新校区,2015年春节前建成体育馆。通过教育城、体育馆等重大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和产业、人口集聚,拓展城市新区。加快推进海滨新城建设。重点抓好填海造地项目规划编制,完成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公开招标确定投资建设主体,并实现两个50公顷填海造地项目动工。加快推进旧城改造。重点抓好市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规划建设集商贸、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小区,打造城市新片区。

——突出商旅旺市,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

坚持“商旅旺市”战略,着力发展滨海旅游、商贸物流、商业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吴川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充分发挥吴川滨海资源优势,着力把滨海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年内抓紧规划“王村港—吉兆湾—金海岸—鉴江口”滨海旅游度假带,加快推进吉兆湾鼎龙国际海洋生态度假中心、吉兆湾文化旅游观光体验区、南海明珠三大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把吉兆湾建设成为吴川旅游产业龙头,创建省级滨海旅游集聚区。吉兆湾鼎龙国际海洋生态度假中心项目要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动工建设万豪度假酒店、万怡度假酒店、水上乐园和户外运动场。吉兆湾文化旅游观光体验区和南海明珠项目要抓紧完成征地工作并尽快动工建设。继续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开发新的滨海旅游度假项目。继续推进“市区旅游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区、生态文明村旅游区、农业休闲旅游区”旅游开发,努力把吴川建设成为国内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今年全市接待游客争取突破1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启动建设井头片区、滨江路片区、官衙片区、海滨片区,打造集商贸、购物、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市区五星级大酒店,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成惠迪再生资源物流园、拓途物流仓储交易中心,规划建设空港物流园区、肖山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和建材市场。整合铁路站点、高速路口以及产业园区等物流资源,继续抓好物流园区和物流业态的规划、招商、建设工作。推进商业贸易发展。着力引进一批知名商业品牌,培育一批大型商贸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扩大城乡消费。努力推动电饭煲、塑料鞋等特色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增加符合环保要求的“废塑料、废金属”进口,确保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推进商业地产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引入更多有实力、有文化、有品牌的房地产企业进入吴川,参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年内重点抓好碧桂园项目,力争项目尽快落地并动工建设。

——突出惠农富农,加快培育现代农业

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优质稻、香蕉、甜玉米、无公害蔬菜、罗非鱼、对虾、生猪、种鸡等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推进黄坡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振文沙尾万亩优质稻高产示范区以及博铺万亩湛江市菜蓝子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品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以及农产品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注重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牌、生态牌、地理标识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全力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我市水利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吴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今年必须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根治水患。4月底前全面完成梅水闸重建工程,上半年启动建设吴阳拦河闸坝重建工程、鉴江中下游(吴川段)综合治理工程和梅江上游治理工程。抓紧做好吴阳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博茂海堤达标加固工程、袂花江流域治理工程以及三叉江、塘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监管,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

——突出环境整治,加快打造生态文明。

环境是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年”活动,动真格,出重拳,下狠劲,以铁的手腕整治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市容卫生、交通秩序,美化环境,让吴川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扎实抓好“三治两化”。治“脏”:全面实施“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内每条自然村建成1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每个镇(街)建成1个生活垃圾转运站和1个污水处理站,并抓好1—2个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示范点,其中,黄坡、吴阳、塘、振文四个镇建成1座污水处理厂;市区建成2个压缩中转站,完成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三期工程。着手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治“乱”:深入整治市区“六乱”,查处影响市容市貌、破坏环境卫生、毁坏城市绿化、违建及超期临建行为,逐步清理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点,提升城市洁净水平。坚决打好市区交通秩序整治攻坚战,实现“三个月有明显成效、半年有根本好转、一年成为习惯”的目标。治“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对鉴江、袂花江、三叉江、塘河、乌坭河等江河沿岸的污染源开展环境安全排查,制止一切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违法活动,切实保障我市群众饮用水源安全。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塑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业、水产禽畜养殖业等污染突出行业,坚决关停一批沿岸污染水源企业。净化空气: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巡查监管,依法从严处置焚烧固体废物行为,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决不姑息,确保全市特别是市区的空气质量。要从源头抓起,坚决禁止有毒有害和污染大的废旧物资进入我市,坚决关闭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税收低”的企业,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美化环境:实施绿化工程。加强造林绿化,营造风景林、水源涵养林。严控市区建设容积率,结合生活小区和商业楼盘开发,规划建设一批小公园、小绿地,见缝插绿。高标准搞好沿江路、解放路、人民路、海港大道南绿化美化,建成梅水闸周边小绿地、水口渡桥湿地公园。完善江心岛鉴江放生台。实施亮化工程。年内抓好市区一江两岸的灯饰景观,完成水口渡桥至振文沙尾路段亮化建设。

扎实抓好“两清一减”。继续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清查整治,依法规范一批,严肃处理一批,强制拆除一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加快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分类处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土地,依法收回两年内尚未开发的闲置土地。年内新增红线土地储备2000亩,实物储备50万平方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和公共设施节能,全面完成节能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扎实抓好“两改一创”。加快推进市区主干道路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抓好解放路、人民路、沿江路、海港大道、创业路5条样板街、样板路、样板商铺的建设,抓好长寿市场、中心市场、沿江市场的升级改造。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城镇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民居美化,评选“最美村庄”、“最美农户”。落实湛江市下达创卫创模工作任务。年内建成湛江市生态文明示范村285条、湛江市生态文明镇3个,实现我市创建湛江市生态文明城达标。

——突出深化改革,加快激发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进公用设施冠名权、户外广告设置权、出租汽车营运权和城市公交线路、道路客运线路等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国有资产。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准入条件。落实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力度招商选资。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变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环评和论证制度,引进一批高技术、高产值、高税收、用地少、污染少、耗能少“三高三少”的创税型项目,引进一批外资项目,促进实际利用外资大幅提升。坚持“大税大干、小税小干”原则,对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优先安排进入“一园六基地”,并实行政策倾斜。推进“回归工程”,发动乡贤、商会、社团组织回乡创业。继续抓好招商引资“飞地”政策,加大节会招商、网上招商、定向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以商引商的力度,确保全年各镇(街)引进投资1000万元工业项目1—2个、各招商分队引进投资3000万元项目1个以上,并动工建设,力争我市在湛江市工业园区、招商融资“三讲三评”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全力以赴上项目、全心全意为企业的要求,着力改善政务环境。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吴川网上办事分厅,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努力为投资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实施重点项目代办、模拟审批、联合审批、联合竣工验收制度,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依法打击阻工闹事、敲诈勒索、抢栽抢种抢建、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信用吴川”。

——突出民生保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强化社会保障。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就业帮扶,广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门路。扩大城乡居民医保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发展社会事业。完成吴阳、浅水、樟铺、覃巴、黄坡、振文、长岐、大山江、塘尾、海滨十个镇(街)教育创强目标。青少年宫和特殊教育学校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实“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办好第三届粤剧文化艺术节,擦亮吴川“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品牌。完成市文化馆扩建达标工作。稳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农村广播电影电视推广,逐步实现广播电影电视公共服务全覆盖。抓紧迁建市人民医院,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第十四届省运会。加强和改进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做好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区建设、防震减灾、统计、粮食、市志、档案、人防、殡改等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加快建设“平安吴川”,坚持对严重暴力和黑恶犯罪“零容忍”,组织开展“两抢一盗”等专项打击行动,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协警力量,配备必要的编制,建立精干强有力的协警队伍,为吴川建设发展提供治安保障。继续开展“两清两禁、化解信访积案、农村山林土地纠纷调处、农村基层组织和财务问题整治、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专项整治行动,排查调处基层矛盾纠纷。实行信访网上受理,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做好信访事项群众满意评价工作。完善特殊人群社区矫正管理,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海防和反走私综合治理。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防物资尤其是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哄抬物价和垄断涨价。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健全食品原产地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行为。注重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办好民生实事。抓好八大民心工程:推进教育创强;建成青少年宫;抓紧市人民医院迁建;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敬老院;启动鉴江中下游(吴川段)综合治理工程;抓好梅江上游治理工程;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城镇村创建活动;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办成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一档由25万元增至30万元,二档由30万元增至50万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950元、初中提高到1550元;建成1个文化站60间文化室;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5元以上;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50公里;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2000平方米;改造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320户;新建社会治安卡口4个,视频监控中心14个,视频监控摄像头3000个;完成转换数字电视用户8万户。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加强政府建设是保障。我们必须立足一个“干”字。事业是干出来的。要始终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致力营造“干”的氛围,强化“干”的责任,增强“干”的本领,提升“干”的效能。坚持“干”字当头,从一件一件实事抓起,做到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必须注重一个“实”字。实干创未来。始终坚持苦干实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把主要精力凝聚到抓重点、克难点上,凝聚到抓落实、求实效上,树立“用结果说话”的工作政绩导向,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督查督办,以目标增大压力,以时限倒逼进度,以问责促进落实,努力建设实干政府。必须务求一个“快”字。坚持快字当先。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效率意识,雷厉风行,立行立说,抓时间抢速度,把每一项工作量化到具体部门,细化到具体人员,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做到第一时间布置、第一时间跟踪、第一时间督查。健全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坚决整治“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切实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努力打造效能政府。必须恪守一个“廉”字。坚持依法行政,依法依规办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坚持清正廉洁从政,精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全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最大限度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国土资源交易、国有产权交易等行为,严肃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打造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吴川是我们的家园,建设美丽幸福吴川,是120万吴川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愿!吴川正处在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咬定目标,励精图治,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为推动吴川新一轮大发展,建设具有江海特色的“三宜”城市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分享: